佤族的歷史在“司崗裏”中是怎樣體現的

佤族是跨國境而居的民族,國內主要分佈於雲南省的滄源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及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縣,滄源和西盟兩縣是佤族主要聚居縣。據2000年雲南省人口普查統計,雲南境內的佤族有人口38.3萬多;國外主要分佈於緬甸,人口比國內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區,山嶺重疊,平地極少,故又稱阿佤山。

佤族的歷史在“司崗裏”中是怎樣體現的

中國的民族學研究者多數認為,佤族是現今雲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在史書的記載中,漢朝所稱的“閩濮”、“裸濮”唐朝所稱的“望蠻”、“望苴子”,明清所稱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由於歷史上受傣語和漢語的影響較深,有相當程度的藉詞現象。1962年,人民政府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稱為“佤族”。

佤族歷史源遠流長,但史料記載的不多,且有混亂不清之處,故常常造成了同一條史料,有不同的解釋,好在有大量的本民族傳説和其他民族傳説敍述了佤族的源流。傳説與史料的相互印證,使我們逐步深入瞭解佤族的由來。

佤族對本民族來源,各地傳説不一。比如有從“司崗裏”出來;從葫蘆裏出來;天神創造了達古亞和葉裏,由他們繁衍人類;達能在女始祖燁奴姆(又稱媽農)身上沫了口水,因而媽農生育人類等等。在眾多傳説中,“司崗裏”傳説最為普遍。

佤族格言“司崗裏來,葫蘆裏生”源於佤族敬祭神靈時,上告祖先神靈下傳子孫的祈禱詞。“司崗裏”傳説,嚴格細分為兩部分:神話與歷史傳説。神話又可分為傳感神話和釋然神話。傳感神話反映母與子生命信息的相互承傳關係,是母體崇拜之反映,也是佤族宗教祭儀的解讀。(關於“司崗裏”為母體崇拜,王敬騮教授和胡德楊先生在《佤族的創世紀神話-司崗離研究》一文中有此説,見《民族研究》第7期;筆者通過多年調查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見拙文《西崗裏神話:傳感神話的典型》,《中國神話與傳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天恩出版社1996年3月版。)釋然神話則是佤族思維發達了以後利用想像力對宇宙萬物作各式各樣的解讀。

屬於傳説部分的“司崗裏”,主要敍述佤族產生的過程、居住過的地方、民族遷徙的路線,以及佤族與其他民族交往關係等等內容。無論是勒佤人“司崗裏”傳説,還是布饒人的葫蘆傳説,共同之處,都説他們的祖先從“司崗裏”出來之後,自南向北遷到滇池、洱海一帶居住過。後來被打敗了,又遷徙下來居住在瀾滄江和薩爾温江流域,所以他們也自稱兩江的兒女。史學界一般認為,南亞語系各民族,是我國雲南西南部、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廣大地區的最早居民,而這些地區的彝語支和傣語支各族是後來才遷入的。

對“司崗”的解釋各地稍有差異,西盟佤族認為“司崗”是石洞,“司崗裏”,意即人從石洞裏出來。據説這個洞位於阿佤山中部緬甸境內的布拉德寨(又譯巴格岱)附近的山上,距西盟縣馬散寨約25公里。

至今,西盟縣和緬甸佤族地區等地的佤族還把它視為“聖地”,每隔5年還帶上豐厚的祭品舉行祭祀活動。西盟部分佤族自稱“勒佤”,意即奉神之旨意守護聖洞之人。滄源等地佤族認為“司崗”是葫蘆,“司崗裏”,意即從葫蘆裏出來。學術界對“司崗裏”的解釋也不同,一説是佤族先民對遠古穴居生活的回憶;一説是佤族古代先民對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各地佤族雖對“司崗裏”的解釋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區視為佤族的發樣地,這説明他們在阿佤山區居住的歷史已很久遠。新石器時代佤族地區的重要文化遺存中的滄源巖畫(崖畫),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