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震雲 通過地震雲可預測地震

近年來,我國的地震逐漸增多,對國家和人民都造成比較沉重的打擊,各國科學家們也都在盡力探索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方式,而地震雲將是我們未來預測地震的關鍵,那麼地震雲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就一起跟隨小編去看一看。

什麼是地震雲 通過地震雲可預測地震

什麼是地震雲

地震雲(Earthquake Cloud)是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雲體,在國際上的研究還較為表面,至今沒有一個共同觀點。現在西方和日本學術界對地震雲抱有不可信與偽科學的態度。畢竟地殼運動與短時間的氣象毫無關聯。只有中國、日本、印尼等還有較多民間愛好者對它進行探索。>>>石柱地震暫無傷亡 簡述地震逃生自救必備方法

地震雲的特徵

雲體高程:6000米

雲體顏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紅色

共有特點:大風 不易改變其形態,天空和雲有明顯界線,多出現波狀。

什麼樣的雲才是地震雲呢?這種雲的最大特點在於“奇”,與一般的雲有着明顯的區別。

地震雲大致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橫條狀的雲,一般都是單條出現。這種雲很像飛機飛過之後留下的痕跡,所以又有人叫做飛機雲。不過更加厚實和豐滿些,它一般預示震中處於雲向的垂直線上,一般預示着2周以後有地震;第二種是成波浪狀或者放射狀的雲,一般預示着1周以後地震;第三種是垂直得像龍捲風一樣,或者像無風時垂直向上的煙柱一樣的雲,預示着三天以後地震;第四種是固體形狀的大塊的或者團狀的雲,一般出現在地震當時或者地震發生之前。>>>文縣地震傷亡慘重 高樓避震自救三策略大公開

地震雲的特點有五種:

1、外形呈細長條帶狀,有時如一直線,有似飛機的尾跡;有時為輻射狀,數條地震雲交於一點,如一把沒有扇面的扇骨鋪在空中;有時為干涉紋狀,形似人的兩排肋骨。

2、邊界清晰,此點有別於傍晚出現的輻射狀高積雲,也是幾條長條形雲延長交於一點。

3、出現的時間以凌晨或傍晚居多。

4、其雲多為無端橫出。

5、其色可怖。

地震雲的形成

熱量學説

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巖石受強烈引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溢出,使空氣增温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於高空形成“地震雲”,雲的頭端指向地震發生處。

電磁學説

地震前巖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巖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由於電磁波影響到高空電離層而出現了電離層電漿濃度鋭減的情況,從而使水汽和塵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雲。>>>莆田地震 5技巧助你成功逃生

核輻射説

我們知道,早期核物理學家使用雲室(cloud chamber)探測核輻射,利用純淨的蒸氣絕熱膨脹,温度降低達到過飽和狀態,這時帶電粒子射入,在經過的路徑產生離子,過飽和氣以離子為核心凝結成小液滴,從而顯示出粒子的徑跡,可通過照相拍攝下來。

地球的大氣,其實可以看做是一個簡陋的雲室,當地球內部產生輻射時,大量穿透力極強的離子穿過地殼進入大氣,在適宜的條件情況下,水滴沿輻射軌跡凝聚成雲,這就是所謂的“地震雲”。

這個假説出叫“地震的核爆炸假説”。>>>甘肅地震一家五口抱在一起 地震時該如何逃生

存在爭議

地震雲成因眾説紛紜。較早的理論由日本的真鍋大覺教授提出:地震前地球內部積聚了巨大的能量,使地温升高,加熱空氣,成為上升的氣流,並以同心圓狀擴散到同温層。使10,000 米高空的雨雲形成細長稻草繩狀的地震雲。呂大炯提出的觀點,彌補了該理論中的很多不足。呂提出地震雲既能產生於震中區上空,也能產生於遠離震中區而又有應力集中的斷裂帶上空。當因震前容積增大而傳遞應力至遠離震中區時,在應力集中過程中,斷裂帶上的強應力作用使巖石發生擠壓摩擦,使熱量增加,地下熱流通過斷裂帶不斷逸出地面,上升到高空,形成帶狀地震雲。壽仲浩對地震雲的成因機理也提出了自己的模型。巨大的巖石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最脆弱的部分首先破裂、造成小震。這些裂縫一方面減小了巖石的結合力;另一方面,地下水乘裂隙而入,水的膨脹、收縮和化學反應進一步減小了巖石的結合力。隨着孕震區構造活動的加劇,由於摩擦等因素產生大量熱量,巖石中的水份在高温、高壓下變成了水蒸汽,水蒸汽通過裂縫到達地表;到達地表的水蒸汽不斷上升,遇到冷凝條件就形成雲。

對於地震雲的形成原因眾説紛紜,雖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釋地震前出現的這種現象,所以至今還是個謎,而且地震本身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以預報地震,最好採用綜合法。

地震工作者們認為,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巖石受強烈應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逸出,使空氣增温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於高空形成“地震雲”,雲的尾端指向地震發生處。也有的認為,“地震雲”的必然性尚缺乏實驗數據,也可能是一種巧合。究竟如何,有待進一步考證。

地震雲的現象

地震雲所攜帶信息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有地震:據氣象觀測報道,在某些中強地震發生前,在其周圍地區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會出現形似稻草繩狀或條帶狀的雲,這種長蛇狀的雲,如果在天空較長時間不消失,這預兆當地將可能發生有感地震。

2、地震時間及強弱:地震雲出現的時間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雲持續的時間越長,則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地震雲的長度越長,則距離發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地震雲的顏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則所對應的地震強度就越強。>>>甘肅定西6.6級地震致89人亡 遭遇地震如何自救

3、地震的地點方位:這種雲的垂直方向,大體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在垂線方向上可能較近,也可以很遠。一般認為震源大體就在跟地震雲相垂直的地方。如果在一次較大的地震之前,各地普遍出現了地震雲,兩位相隔很遠的觀察者都看到這種雲,他們聯繫一下,各自報出觀測到的地震雲的方向,畫在地圖上,那麼,這兩條雲的垂線的交點,就是將要發生地震的地方。經中日兩國有關人員驗證,這一結論大多是可靠的。中國研究地震雲者也不乏其人,其中,瀋陽軍區某部幹部董振海尤突出。董振海現任遼寧省地震雲研究會副縣長理事長。他從小就跟父親學會了看雲識天的本領。1975年海城地震後,他開始看雲測震,堅持不懈。1978年7月6日,他發現了地震雲,指出9天內“地震可能發生在東南沿海或台灣一帶”,9天后台灣果然發生了7.4級地震。

單條震雲

為橫條狀的雲,一般都是單條出現,條帶深淺分明,現有觀點認為淺的一端為震中。這種雲很像飛機飛過之後留下的痕跡,所以又有人叫做飛機雲。一般預示着2周以後有地震。

多條震雲

成平行或者放射狀的雲,對於平行的多條雲,又稱“排骨雲”(whiteyp加註),現觀測多為本地地震;而現有觀點認為放射狀雲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圓心。這兩種雲一般預示着2~6天以後的地震。>>>嫩江發生5級地震 地震逃生方法大公開

卷震雲

垂直的像龍捲風一樣,或者像無風時垂直向上的煙柱一樣的雲。

魚鱗震雲

由大塊雲團在幾小時內形成的鬆散成魚鱗狀的雲團,多與“多條震雲”同時出現,雲團深淺分明,現有觀點認為淺的一端為震中,預示着2~6天以後的地震。

團塊震雲

是地震時震中出現的固體形狀的大塊的或者團狀的雲。現有觀察記錄很少且認為定義為地震雲較為牽強。

天裂雲

一 天裂雲特徵:一條長長的裂縫把整片雲分割成兩大塊。其裂縫的形成:有一股突然出現的能量作用於雲,把整片雲一分為二,這股突然出現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天裂雲所對應的未來震中。力度強的天裂雲對應較大或大級別地震,它是一種可信度高的地震雲。>>>如何消除地震恐慌心理

二 “天裂”在古籍中早有記載:

現存的古代抄本《天元玉曆祥異賦》及《天元玉曆祥異賦圖解》兩書中,也記載了“天裂”與“土裂”的相關性。——摘自呂大炯《震兆雲霞》13頁。

“天裂”有可能指好像把天空分裂成兩半似長條帶狀地震雲,“土裂”(一書為“土地分裂”)可能指地震時產生的地裂縫。如果這樣,那麼古人早就把天裂與土裂聯繫在一起了。——摘自呂大炯《震兆雲霞》14頁。

三 天裂雲力度強弱的識別

1力度最強的天裂雲特徵:裂縫明顯,裂縫兩旁的雲結構厚實。這種雲多數出現在臨震或震後很短時間。當我們看見力度強的天裂雲時,要特別注意之前是否剛發生過大地震,如果此前剛發生過大震,即使是力度強的天裂雲,也極有可能是震後雲。>>>健康之路:急救大考驗之地震避險

2力度最弱的天裂雲是震後雲,其特徵:裂縫不明顯,裂縫兩旁的雲結構鬆散,整體有形無實,如同“紙老虎”。結構蓬鬆的低空地震雲大多數是震後雲。

3中等強度的天裂雲多數出現在短臨期間,其特徵:雲的結構較厚實,但裂縫不明顯。這種雲會發生變化:裂縫逐漸變得明顯,轉變成力度最強的臨震雲。

四 天裂雲對應的未來震中

根據現有的震例和幾例帶指向性的天裂雲。臨震天裂雲未來震中方位大致是裂口指向地面的方位,震中距通常在1千公里以上,結合版塊關聯,以往震例,前震數據等指標可推斷震中的大概範圍。

地震雲的形態分析

地震雲的長度越長,則距離發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

地震雲的顏色看上去越深,則所對應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雲持續的時間越長,則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地震雲如果是灰色,地震很重。>>>日本地震引發核輻射恐慌 內地孕婦赴港狂買奶粉

分類

要準確解讀地震雲,我們還需要對平常所説的地震雲作細緻的分類:

1、按震前雲和震後雲來分,可細分為:

孕震期間,臨震期間,震後初期,地震後期

2、按對應的震中距來分,可分為:

遠距,中距,近距

上述1和2組合,理論上可得出12種不同類型的地震雲。

當它們以單一形態出現時,有12種不同類型的地震雲。

如果縮減分類的數量,至少也應包括4種,即:近震的震前雲,近震的震後雲,遠震的震前雲,遠震的震後雲。>>>地震來了準媽如何應對

上述12種單一形態的地震雲有時會產生相互干擾(或干涉),干擾的結果是:在一個地區上空同時呈現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地震雲,這種現象是“地震雲疊加現象”。一幅雲圖,如果圖中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地震雲,那是“地震雲疊加”的雲圖,它比單一類型的雲圖要複雜得多,但其反映的信息比單一類型的雲圖要豐富,需要進行細緻的分析才能得知其中藴含的信息。

以往,大多數人沒有對地震雲進行細緻分類,只是按照地震雲的外形就簡單地作出判斷,這樣得出來的結果是不科學的,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誤判。長此以往,導致外界對地震雲產生不信任感,甚至認為地震雲是一門偽科學。依據前人的地震雲理論卻產生大量的誤判,恐怕連地震雲愛好者也會很迷茫。幾十年過去了,地震雲理論進展緩慢,肯定是在某一方面存在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要你有上述的細緻分類理念,並對地震雲圖進行大量的仔細分析總結,你就會對地震雲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識別能力。

請記住:

“雲是誠實的,不會説謊”。——《地震雲》第2頁

雲反映的是大自然的真實信息。儘管我們還未能完全知曉地震雲的奧祕,但隨着人類對地震雲認識的逐步深入,地震雲最終會成為一門被科學界認可的學科。

地震雲的區分

由於各種地震雲在形態上與氣象學中多種常見雲體相似度很大,因而很難區分。中國的一些着名氣象學家在地震雲未定論時候運用經典氣象學對現已知地震雲做出了下列解釋:單條震云為噴氣飛機痕跡、多條平行震雲、魚鱗震云為透光高積雲、為絮狀高積雲、卷震雲和多條放射狀震云為卷積雲、團塊震云為濃積雲。既然這些形態的雲並不是全部可以牽強使用氣象學解釋的,那麼應該怎麼區別呢?下面就是一些根據統計學和概率學得出的非完全性結論:>>>地震後飲食要特別注意

1、地震雲出現時多為多天連續形態轉變,而非一種震雲形態的固定出現。

2、地震雲的形態多與當地正常水氣環流不符,如“卷震雲出現時氣壓高,空氣濕度低”、“魚鱗震雲、平行震雲出現後下雨”等。>>>地震後衞生應急對策

4、地震雲可以分很多層,有時不同層的雲會作反向對流,代表不同距離、不同方向有震前噴發雲活動。

5、地震如伴有餘震,震雲也會繼續出現,並顯示不同強度的形態。

地震雲預測地震

用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曾一度出現在中國和日本,但1985年後又歸於沉寂。

20世紀70年代,中國最為着名的地震雲研究者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呂大炯。1977年呂大炯、宋鬆等人等開始用地震雲來預測地震。1978年,呂大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地震雲及其成因的探討”及專着《震兆雲霞》〔學林出版社,1982〕。>>>興文地震 疏散及時沒有人員傷亡

俄國對地震雲和熱紅外研究較早。B.H.納爾納斯1912年提出地球放氣作用的理論解釋。1988年,B.Горнывм等報導了震前地震雲和地球熱紅外輻射為地震活動性標誌。它們由地下氣體噴發所致,其基本形態有2種:一種是邊界平直的狹窄雲帶(白色);另一種是雲塊中窄沖蝕帶(黑色)。它們分佈於活化斷裂帶上空,延展可達數百公里。

當今用地震雲預測地震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研究者為旅美中國研究者壽仲浩。1994年開始,壽通過互聯網上有定期發佈衞星雲圖的網站利用衞星雲圖取代了室外觀測地震雲,進一步提出了地震雲成因理論,形成了一套預測中短臨地震的基本方法。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他對全世界地震進行預測,並將預測信息及結果在網站上發佈,接受世人的檢驗。10多年來,他正式向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提出預測大地震意見50多次,其中36次三要素較正確。>>>地震後預防傳染病

特別應指出,聯合國將旅美中國人壽仲浩的論文“伊朗班姆地震預測和宇航技術”收入了“聯合國對於宇航技術應用計劃研討會”論文集,成為向聯合國所有成員國推薦的唯一項地震預測成功技術。

經過許多研究者的長期努力,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法得到了長足發展,逐漸獲得世界的承認與重視。

結語:如果我們能夠預測地震,就會減少很多無辜死亡的人民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預測地震時十分必要的,希望科學家可以早日研發出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法,早日成功。